疫情就是命令 需要就是使命
2月8日晚21:30左右,青大附院接到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助组)——国家卫健委关于组建赴湖北医疗救援队的紧急命令,根据山东省和青岛市的要求,青大附院将单独组建一支132人的援鄂医疗队。
从2月8日22时到2月9日7时,9个小时,青大附院132人的医疗队已集合等待出发。
出征号角吹响 时针快速转动
8日22点,青大附院党委书记、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新生,院长、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董蒨召集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援鄂医疗队相关工作。
会上,常务副院长蒋光锋、副院长李环庭、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牛海涛主动请缨,要求带队赴一线。会议决定:青大附院援鄂医疗队由副院长牛海涛任队长;医务部主任孔心涓和护理部主任魏丽丽任副队长;成立临时党支部,党旗引路,党员冲锋;确定132名医疗队队员;筹措物资和设备。
近23点开始,队员们陆续接到电话。“去!”没有一丝迟疑,每一位队员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132人的名单包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急救医学、心血管内科、麻醉科、肾病科等临床科室的医护骨干。
与此同时,党委办公室、宣传部、院长办公室、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部、药学部、医学设备部、卫生物资管理部、后勤管理部等所有相关部门,或还在加班,或立即返院,商议、筹措即将出征的人员、物资、设备。院领导、多部门人员共同上阵,通宵准备。一夜之间,设备、药品、防护用品、生活物资……都准备充足了。
夜是静的,可青大附院却灯火通明、争分夺秒。9日一早,物资都已基本到位,静候装车出发。
心有大爱敢担当 迎难而上显真情
白大褂不是什么盔甲,下面盖住的软肋,是他们的家。
“写在出征前夜,今夜无眠。爸妈,集结号已经吹响,女儿与其说要去战场不如说要去救人,从小耳濡目染母亲的兢兢业业,特别是非典期间您冲锋在前,女儿敬佩于心,也立志要做一个像您那样的有责任感的医生┅┅“这是心血管内科病区副主任张继东在出征武汉前发在朋友圈中的一段话。张继东的母亲是医院小儿内科的教授、医院医务部的老主任、曾参加过抗击非典战役的老专家舒志荣,张继东踏着母亲走过足印,再次走上从医路,迈着与母亲一样的步伐,传承着青大附院百廿的优良传统和过硬作风,在祖国每一次危难时刻,青大附院人都会挺身而出。今天,应对疫情的关键时刻,她同非典期间的母亲一样又冲上了一线。
“妈妈,您要去的地方在哪个位置”7岁的女儿拿着地图让妈妈标出即将要出征的位置。武汉!“妈妈您是去帮人的,要加油啊,照顾好自己。”也许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妈妈此行的目的,可她知道妈妈是去帮人的。接到出征电话时,作为青大附院新生儿科市南护理单元护士长吴倩感到的确是心慰,自己一次次的申请,终于得到了组织的认可。明天就要出发,早已做好了心理和物品的准备,可激动的心情还是难以平复。自己在护理岗位上已工作了11年、在新生儿监护室也工作了10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党员,是军嫂,家人全力的支持。这一切让她对武汉之行充分满着信心。
出征前,全体医疗队员们分组进行了短暂的个人防护培训,男队员们将头发剃成了板寸,许多女队员们含泪剪去了已留了多年的长发,只为轻装上阵。
132人,他们是医生、是护士,更是母亲、父亲、儿子、女儿。武汉,有许多的不确定,但只因生命重于泰山,人民高于一切。临危受命,暂别亲人,驰援武汉。致敬,我们的勇士们!
截止目前,青大附院共派出3批共143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还有20余名医护人员在青岛院区的隔离病房救治住院患者,包括山东省第一例确诊病例在内的5名患者已成功治愈出院。
重症医学科病区副主任李堃的女儿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献给防疫一线亲人的一封信
爸爸:
见信好。
今天是疫情爆发的第四十天,也是您动身赶赴武汉前线的第一天。
昨天是元宵节,夜里你接到了通知紧急援助武汉的电话。记不清你在电话里说了些什么,但我却分明感受到你平静的语气里透出的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几天来,这场来势汹汹的疫病牵动了许多人的心,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当瘟疫把我们的脚步牢牢锁在家门之内,你和同事们却要走出安全地带前往疫情的中心,爸爸,你和那些叔叔阿姨们该是多么勇敢而无畏啊!别看平时你总是笑眯眯的,说活不紧不慢,慢条斯理的,怎么看也不像是直面凶险挑战的人,可是,我知道你无比看重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在危险和挑战面前,一定不会后退半步的。爸爸,这几天,我总听您说起医院里那些叔叔阿姨的事情。那位一直在重症隔离病房工作的叔叔是两个孩子的爸爸,那位主动请战的年轻医生阿姨,报名的时候说,我没结婚,没有后顾之忧,让我先上!想起你们 ,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为前行者照亮道路的提灯人,为了把光明带给人们,甘愿选择了无比坚定地站立在黑暗中。是你们用勇敢的臂膀肩住了生命的闸门啊,在肆虐的疫情面前你们展现的勇气和担当令我敬佩,它像是一个醒目的路标,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在人生攀登的路途上应该坚持什么、追寻什么。你用无言的行动告诉了我,在危难面前,在使命面前,应该做出怎样的响亮回答。
今天,和您一同从青岛出发的,还有131名医务工作者。在那个元宵佳节的晚上,他们也一定会和您一样,毫不犹豫的踏上征程。出发前,你们集体理发,女医生、女护士们剪掉了爱惜多年的长发,在您发来的照片上,她们笑靥如花,那么美丽,也那么无畏。在这场战斗中,医生护士就是战士,或许他们手无寸铁,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毫不退缩,用自己的身体,形成了一道道阻拦病毒的关卡。正如那位尽管战友染病,仍坚守一线的医生所说,如果我们倒下了,谁来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人们总是以为医生是无所不能的钢铁战士,但在最真实的危险前,他们也会恐惧,也会彷徨,他们只是将“害怕”自己吞咽,然后以最平和的样子面对病患。他们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是儿子,女儿,也是父亲,母亲,他们的身后也有着自己的家庭。离开自己的家庭,而去保护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平安,这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最不普通的事。
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就是即使明知恐惧,仍能无畏而行。在后方的我们共同期盼着这场战斗的胜利,但对我们而言最大的安慰,就是你们安好。
你的女儿 李方怡
青大附院终身医学专家王培嵩教授写的诗
2020春送别援鄂同仁有感
公元2020年春节,非同往常,
不闻喧嚣,难见笑靥,万民空巷。
空气骤紧,举国悲痛,死神嚣张。
只为武汉爆发新冠病毒肺炎,
春运大潮裹挟飞沫涌流八方。
武汉临危,湖北告急,医疗如逢滔天巨浪。
主席发出号令,总理亲临武昌,隔离传染,组建医院,誓将病魔埋葬!
“雷神”“火神”“方舱”,若无医护谁担当!
军医区块连接,地方医护接管建制病房。
正月十五夜半时,出发命令响耳旁,
一小时间队成行,
医生三十又二,
护士百位群芳,
临危受命国难时,
白衣战士勇承当。
清晨集合,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领导暖暖叮嘱,同事握手拥别,亲人百感交集,泪目鼓励上战场!
警车开道,心愿指引,祈冀领航。
红旗猎猎踏征程,誓言铿锵筑城墙!
病患信息曲线,医护的生命健康,时时牵动着亿万百姓心房。
扭转乾坤,依赖你们的坚强意志与力量。
时刻挂念你们那熟悉或陌生的面庞,
但记得医护是人不是神,防护措施保安详。
惟愿不辱神圣使命,
胜利凯旋归无恙!
2020-02-09夜
张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