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险”无缝防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2012-04-02 16:50 / 医院新闻 / 人浏览
“三保险”无缝防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孙运波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成为危及医疗安全和患者生命的危险因素之一。因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不仅提高临床救治效果,而且能有效避免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暴发流行。
      为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我院按照2011年卫生部制定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组织临床科室、细菌室、药剂科三个部门的专家,反复探讨,结合医院实际推出“三保险”举措,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各个诊治环节层层监控,有效提高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切实为医疗安全与质量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保险一”,临床科室上报途径。通过召开动员会议、临床宣讲等途径,提高临床科室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及上报的责任感,并通过有效的奖惩措施,提高临床科室监测及上报工作的积极性。医院所有临床科室均能做到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或疑似感染患者后24小时内书面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迅速组织专家会诊,制定有效防控和治疗措施,并密切关注感染患者病情后后续的防控措施。该措施实施以来,医院耐药菌感染的延/漏报率由86%下降至9%,有效杜绝发生院内爆发流行的隐患。
“保险二”,细菌室预警上报途径。细菌室发现感染患者送检样本出现多重耐药菌株后,当日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以及该临床科室。若某科室或某患者送检样本中连续培养出三次以上耐药菌株,医院迅速启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预案。按照2011年卫生部制定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组织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和临床专家制定诊治方案和防控措施。该措施实施以来,由此途径及时发现和治疗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从77%提升至95%。
“保险三”,限制性或特殊类抗生素使用观测途径。感染管理科和药剂科密切关注科室抗生素使用频度,如发现限制性及特殊性使用抗生素量异常增多,立即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专家和临床药师进入科室,实地分析病例,制定诊治和防控感染爆发等措施。该举措实施之后,多重耐药菌患者漏报率显著下降。
       在“三保险”无缝防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基础上,为确保百密而无一疏,医院感染管理科还制定“预警直报”制度。我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经常接诊基层医院转入的重症感染患者,而这些患者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人群。接诊医生经综合判断,发现疑似耐药菌感染患者,可直接以电话、短信等方式将疑似耐药菌感染病例上报感染管理科。有2例夜间从外地转入的患者因此被及时发现,并得到规范治疗和防护。
      感染管理部门责任重大,防控措施涉及临床科室、临床药学、微生物等多个部门和隔离防控、消毒灭菌等诸多环节。无缝正规的防控措施是减少耐药菌爆发流行的前提条件,需要临床科室和职能管理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协作,才能有效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避免暴发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