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首例器官捐献在我院完成
2012-08-09 18:22 / 医院新闻 / 人浏览
生命在无私大爱中得到延续
岛城首例器官捐献在我院完成
     本网讯(记者  李永红)近日,备受岛城市民和媒体关注的陈希玉捐献其器官救人一事,在岛城引起极大反响,人们都为这种无私奉献的大爱所感动。陈希玉的器官捐献在我院进行,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在医务处等部门的缜密组织下,各相关科室和部门积极协作配合,圆满完成移植工作。陈希玉是岛城首位本地捐献本地实施移植的器官捐献志愿者,也是我院完成的岛城首例器官捐献者。
      7月31日中午11:45分左右,医政部社会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时淑娟接到在外出差的医务处副主任、我院人体器官移植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斌的电话,接青岛市红十字会通知,60岁的陈希玉因意外跌倒伤及脑干,在黄岛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抢救无效脑死亡,一直靠呼吸机维持呼吸和心跳,家人在悲痛当中做出决定——捐献其器官救更多人。张斌第一时间将此事向院长王新生作了汇报,王新生院长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全力以赴做好接受捐献前的各项准备,圆满完成移植工作。
     此时,已是中午休息时间,时淑娟顾不上吃饭和休息,立即联系了黄岛分院神经外科主任孙鹏和神经内科副主任滕继军,赶往黄岛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对患者进行了身体状态的评估,经过认真仔细的评估,诊断患者已脑死亡,达到待捐状态我院迅速全面启动器官捐献程序。时淑娟立即通知肝胆外科主任、肝移植小组组长吴力群和副组长王祖森,泌尿外科主任、肾移植小组组长孙立江和副组长董震,麻醉科医师刘文义,呼吸机管理中心护士法联青及手术室、血库、车队、氧气站等方面相关人员和单位予以充分准备,以确保捐献过程的有序和安全进行,接受捐献的的各项准备工作紧猡密鼓的进行着。
     下午1:45分,王祖森、董震、刘文义、法联青及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等一起赶赴黄岛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遵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和流程,认真履行完成了器官捐献前的各相关程序和手续。与此同时,在医务处高效、有序地组织下,全面启动器官移植手术的准备工作,各相关科室也在积极地准备着,筛选可以接受移植的受体,并进行配型准备。傍晚5时许,陈希玉在大家的护送下被紧急从开发区送到了我院,推进了外科ICU。此时,医务处和各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神经外科副主任姚维成、韩昆和神经内科副主任赵仁亮再次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评估确认患者病情无法逆转,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可以捐献器官。检验科也加班加点,与肝、肾移植小组人员一起对肝脏和肾脏器官进行了评估,确认功能良好,可以利用。
        晚上9:30分,患者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采集工作开始。在麻醉科和手术室医务人员的配合下,孙立江、董震等医务人员迅速实施了器官获取手术,陈希玉的肝脏、两个肾脏及两个眼角膜被成功切除。在采集器官的同时,受体的配型也在紧张的进行着。因肝脏的受体配型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我院只能遗憾的放弃了肝脏的移植,并依具我国的器官分配与共享原则,将受体转与外院配型满意的患者。红十字会及各相关科室的专家们一起见证了捐献的全过程。取完器官之后,遗体恢复原貌,参与器官采集的医护人员对老人的遗体三鞠躬,大家无不被这家人的壮举所感动,一起用深深的鞠躬来表达敬意。
        10:40分,医护人员将陈希玉的遗体从手术室推了出来。董震确顾不上休息,连夜进行着肾移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确保两例肾移植手术的成功。第二天,两例肾移植手术分别在上午11:00和晚上12:00进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两个肾脏被分别移植到了两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体内,并取了满意的效果,全部移植成功。
据悉,自去年11月,我院被山东省卫生厅确定为青岛市首批开展心脏死亡捐献肝脏、肾脏移植试点单位后,这是我院首次也是青岛市接受的首例捐献肝脏、肾脏移植。此项工作的开展,必将造福于在我市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换来更多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