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孩出现低烧、胸痛、呕吐等现象,家长一度以为其患上肺炎,没想到竟然是看起来与小孩无关的静脉血栓。近日,家住市北的一男孩在医院就诊时查出大范围静脉血栓,引发肺栓塞命悬一线,住进了青大附院,在血管外科主任郭明金教授团队“一站式微创”手术治疗下,最终转危为安,成为国内最小的没有后遗症的儿童病例,实属罕见。
9岁的患儿因为暑假期间长时间玩手机,久坐不运动,加上术中发现患有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顺着血液回流,进入肺部血管,又发生致命性肺栓塞。经及时手术,转危为安!
患儿转到普通病房,对郭明金教授竖起大拇指
9岁男孩低烧呕吐
家长一度认为患上“肺炎”
9月13日,患儿做完微创血栓清除手术后,已从儿童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14日就可下地,15日差不多就可以回家。
患儿家住青岛市北区,上小学三年级。8月30日是青岛市小学开学第一天,早上刚到校园表现出与往常异样的状态,精神不振且没有力气,胸部还伴有疼痛感,班主任立即联系孩子的父亲,将他接回家休息。9月2日,孩子在家出现低烧的状态,并且伴有呕吐症状,胸部疼痛的感觉再次加强,孩子的父母有点慌神,心中疑问:“会不会是得了肺炎?”
“在吃饭睡觉上,他并没有异样,我们以为他就是发烧引发轻度肺炎,就给他买了一些退烧的药,想观察看看。”孩子父亲介绍。9月6日上午,孩子自觉屁股疼痛,晚上父母发现孩子左腿变得又粗又黑,和右腿形成鲜明对比。立即带着他挂了青大附院市南院区的急诊号,值班的急诊医生接诊后,感觉孩子病情严重,立即联系儿科大夫进行会诊。经验丰富小儿内科专家舒志荣教授接诊后,立即给出两种判断:一是考虑脑部异常;二是考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且第二种情况可能性很大。当天血管彩超结果显示,孩子下肢静脉有大量血栓,而且出现胸痛的情况,有可能已经发生肺栓塞,比较危急。医院立即联系血管外科主任郭明金教授团队抢救。
罕见!下肢深静脉大范围血栓
引发肺栓塞“命悬一线”
9月7日,患儿在青大附院的安排下,顺利转运到西海岸院区血管外科,由血管外科主任郭明金教授团队接诊。郭明金教授长期从事血管疾病急危重症方面的研究,此前已经给众多踏入鬼门关的患者成功手术,经验非常丰富。找到郭明金教授主任,孩子父母悬着的心暂时落了下来。院区立即启动联合会诊,血管彩超显示,患儿下肢静脉血栓范围极广,累及全下肢深静脉,而且血栓已部分脱落,顺着血液,经过心脏,进入肺动脉,造成肺部血管堵塞,出现胸痛这个症状,说明孩子下肢的血栓已经造成肺部分组织梗死,已经有生命危险。
不是普通发烧,更不是肺炎,而是大范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引发的致命性肺栓塞。即使对血管疾病诊治经验丰富的郭明金教授,也是第一次接诊9岁就得上此种疾病的儿童患者。“目前国内年龄这么小,下肢深静脉这样大范围的血栓,而且引发肺栓塞的,是第一例。”郭明金教授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目前最常见的肺栓塞的“病根”,肺栓塞并不罕见,但它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轻者致残,重者致命,需要立即将患儿下肢深静脉及肺部血栓进行清理,不能有片刻耽误。
9月10日,青大附院血管外科联合麻醉科、手术室、小儿重症监护室等科室,立即启动手术治疗。与以往药物溶栓不同,郭明金教授率领团队对孩子实行“微创一站式血栓清除”手术。在患儿右大腿根部开一个针眼大小的“窗口”,利用一根不到2mm的导管插入患儿下肢深静脉,将形成的血栓彻底清除,避免血栓变成慢性,遗留一辈子的问题。再用另一根同样细的导管将肺部血栓慢慢彻底溶解。用一个2mm针眼,患儿体内血栓被彻底清除,不但生命危险解除,而且无任何后患遗留。手术前后只用时不到2个小时,术后,患儿转到儿童重症监护室,由专业团队进行监护。
“手术过程中,由于患儿年龄小,依从性不佳,所以对其实施了全麻,对麻醉和手术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也要时刻观察患儿的呼吸、心跳情况进行手术,不敢有丝毫怠慢。”术后郭明金教授介绍。“真的感谢郭主任,如果当时再以为是肺炎治疗,就彻底把孩子耽误了。说实话,郭主任救了我孩子一命。”患儿父亲说道。
郭明金教授介绍,患儿长时间玩手机,保持久躺、久坐的状态,是此次血栓形成的重要诱因。郭明金教授提醒大家,如果腿部出现了疼痛或者压痛,经常是从小腿开始;外伤或久坐、久卧后下肢肿胀,包括踝关节和足部,两腿的粗细不一样,相差较大;皮肤发红或者明显的变色、发热等症状,要考虑可能是肢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表现。尤其是上述症状后,又发生了突然晕倒、呼吸困难、胸痛、咳血等任何一个症状,则极有可能是发生了更凶险的肺栓塞。这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这是防止猝死、减少血栓后遗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