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外科联合超声科开展RVS精准消融肝肿瘤
2018-03-19 13:54 / 科室动态 / 人浏览 最后修改于 星期一, 30 七月 2018 15:23

肝细胞癌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在第6位,每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50%以上在中国,又被称为“中国的肝癌”,严重威胁着国人的健康。局部消融和外科手术是早期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肿瘤局部消融具有疗效肯定、微创、经济和患者依从性好的优点,临床应用广泛,是除外科手术外治疗外,早期肝癌最有效的手段。用于消融引导的影像技术包括超声、CTMRI,其应用于消融各有优势,又有各自的局限性。

影像融合磁导航技术成功的结合了超声实时成像与CTMRIPET等静态容积成像两项技术。将超声的时间分辨力与CT的空间分辨力和MRI的软组织对比分辨力和PET的功能显像很好的结合起来。借助固定在超声探头的电磁感应器和导航系统的磁场发生器,将患者术前的CTMRI与术中超声融合同步,实行空间定位自由追踪,在任何切面可实施同屏显示或者融合显示,实现精准穿刺及消融效果的评估。国内少数大医疗中心开始开展此技术。

近年来,肝胆胰外科重视本专业的精准治疗,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及理念。近日,西海岸院区肝胆胰外科同超声科合作应用影像融合磁导航技术,成功为一名复杂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患者为一76岁男性,既往多次腹部手术史,本次因肝癌复发入院。考虑患者既往腹部手术史,腹腔粘连重,加之患者肝硬化、慢阻肺,肿瘤位置深在,肝切除手术风险大。术前,肝胆胰外科胡维昱副主任医师与超声科赵诚主任医师反复讨论,充分沟通,决定行影像融合磁导航引导下肝肿瘤射频消融术。术中超声科张晓娟医师在磁导航引导下(超声融合MRI)对肝脏肿瘤精确定位,超声视野下行优维显肝肿瘤动脉造影。胡维昱确定最佳穿刺点、穿刺方位,穿刺、消融,数分钟后再次行肝肿瘤超声动脉造影,肿瘤区域血供消失,消融效果良好,该技术充分体现了精准、有效和高效。术后复查肿瘤指标明显下降,第二天患者好转出院。 (肝胆胰外科 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