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伴腔静脉癌栓的发病率为4%-10%,可达右心房。因手术风险大、难度大,患者预后差,多数放弃治疗。手术需要体外循环下打开心脏、切开下腔静脉等,如此高难度的手术需要非常熟练的外科技术,并需要多学科联合。
崔女士是一名49岁的年轻患者,诊断为肾癌伴癌栓,在当地医院及多家大医院就诊时均被告知手术风险巨大,如行手术治疗面临九死一生的危险。2017年4月,她慕名来到我院就诊,我院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院长助理牛海涛教授接诊了患者后,进行了相关影像学检查,并借助人工智能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CAS)诊断患者为右肾癌并右肾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左肾静脉癌栓,双侧髂总静脉、髂内、髂外静脉血栓,PET-CT未见转移。
牛海涛教授与泌尿外科主任孙立江、李延江等专家认真分析患者病情。他们一致认为,肾癌合并瘤栓并且直至右心房实属罕见,保守治疗情况下患者生存期仅为1-3个月,手术风险巨大;但患者年轻,身体一般情况好,假如手术成功并配合靶向治疗,五年生存率高达55%。应当选择手术,放手一搏!
尽管手术成功必使患者受益,但一系列实际困难摆在面前:瘤栓是否能够完全取出?术中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如何处理?术后回心血量增大导致心衰如何处理?血栓如何处理?术后肝肾功能衰竭如何处理?术中血压波动造成脑缺血缺氧如何处理......以上任何因素一旦处置不当,都可以导致患者死亡。
为避免一切危险因素,术前,泌尿外科、心脏外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影像科等专家进行了多学科会诊,讨论手术和治疗方案,并反复演练细节,最终决定采取右肾根治性切除术+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左肾静脉癌栓取出术+右心房切开癌栓取出术+双侧髂静脉血栓取出术等联合治疗方案。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医生们借助世界最先进的肿瘤诊疗专家“沃森机器人”协助检索、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令人欣喜的是,“沃森”给出的建议与医生们不谋而合,即手术治疗同时术后辅助肾癌靶向治疗。
4月20日,患者在全麻下进行了手术。术中,牛海涛团队切除患者肾脏,并暴露血管。心脏外科杨苏民、王士忠团队暴露患者心脏,建立体外循环,并切开右心房。腹膜后肿瘤科邱法波教授团队切开患者下腔静脉并取栓。麻醉科袁莉教授全程保驾护航,手术室衔接紧密、有条不紊。海信SID(外科智能显示系统)和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CAS)也助力术中解剖更加清晰。历时9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现患者已完全康复。
此病例为青大附院首例肾癌伴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手术患者,充分体现了我院多学科MDT优势,并展现了我院智能化医院建设的成果,标志着我院泌尿外科在肾癌伴癌栓诊疗方面达到了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