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手术,1+1可以大于2
2017-06-08 08:56 / 深度报道 / 人浏览

可透光的全自动手术床,先进的数字化血管造影机……4月12日傍晚,青大附院一个“高大上”的手术室内,一台特殊手术正在进行。

消化内科曹彬副主任团队正为一名患者进行介入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手术,2小时的内镜操作顺利结束后,18:00,肝胆胰外科曹景玉主任团队接棒上台,为同一患者继续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两台手术在同一手术间进行?而且是内、外科接力完成?没错!这些不可能,都在青大附院黄岛院区杂交手术室成为现实。

▶▷青大附院首台杂交手术全程记录

前沿技术  集纳内外

杂交手术,又称复合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医学前沿技术。通俗的讲就是把原本"分而治之"的外科手术与内科介入治疗和影像学诊断等集纳起来,同时实施,以取得“1+1>2”的效应。

在此期间,病人不需要在不同手术室间转移,也不需要多次麻醉,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杂交手术当前主要被应用于心脏、血管、肝胆和神经外科,但也适合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

"杂交手术室"则是英文"hybrid operation room"的直译,更准确的称呼是复合手术室,可以同时进行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和影像检查。

▶▷青大附院杂交手术室实景

内外联合   1+1>2

自今年4月12日成功完成首台杂交手术以来,不到两个月里,青大附院杂交手术室已完成手术近40例。

李大爷近期被诊断为右房粘液瘤、冠心病,需实施右房粘液瘤切除+冠脉搭桥术。心外科杨苏民主任根据李大爷的病情,联合心内科西海岸病区于海初主任为他进行了杂交手术:先由心外科医生经患者右胸部小切口行粘液瘤手术,再由心内科行冠脉介入治疗。整个过程将外科手术和内科介入治疗流畅衔接,减少了对李大爷身体的创伤。

 

▶▷心外科、心内科专家联手完成杂交手术

5月23日,因三叉神经痛需行“微血管减压术”的王大娘被推进了手术室,舒缓的音乐背景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嘀—嘀—嘀—”此时,老人心率突然下降,使用药物并未使心率上升且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放弃还是继续——难题就摆在主刀医师、神经外科孙鹏教授面前。无疑,这样的心率要想继续手术只有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可这一操作在常规手术室是无法完成的,转运病人至导管室又担心途中出现意外。

“隔壁杂交手术室目前没有手术。”助手一语提醒了孙鹏,实施杂交手术就可以一举解决这两个难题!在迅速协调心内科、做好准备工作后,杂交手术开始。30分钟后,在心内科专家的娴熟操作下,患者心脏临时起搏器安装完成。接着,孙鹏团队接力实施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现在病人不仅恢复了自主心率,而且三叉神经痛完全缓解,已经康复出院。如果不是及时实施杂交手术,结果肯定不像现在这样圆满。”回忆起当时的紧急情况,孙鹏不禁为自己的“无心插柳”点赞。

 

完美蝶变  新颜启幕

青大附院首间杂交手术室,是在黄岛院区手术室原第21手术间基础上改造完成,保留了原有净化机组设备,短期内实现了蝶变。

筹备期间,黄岛院区手术室成立了杂交手术工作小组,有计划、分层次对科室人员进行高质量培训,确保手术配合万无一失。肝胆胰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消化内科等科室专家前往手术间现场参与新设备使用培训,躬行实践。手术团队成员亲身体验手术体位安置,反复推敲手术衔接环节。 

在前期周密筹备下,2017年4月,杂交手术室完成改造及相关指标检测,静待启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技发展必将给医学发展带来新机遇!为了您的健康,青大附院优秀手术团队全力以赴,奔赴在医疗技术发展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