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科一台经典案例艺术般拼接出再造手
在青大附院手足外科主任屈志刚22年手外专业生涯中,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
10年前的一天,连云港一家工厂发生事故,一名30多岁女性手指被机器碾伤。现状惨不忍睹,左手五个指头全部压碎了,只剩下了手掌,手掌的的皮肤、组织、肌肉全部损毁。患者家属听说青岛有一个好专家做类似的手术非常专业,便找到屈志刚。屈志刚没有辜负患者的希望,先给患者做了皮瓣手术,从腹部取一块血管皮瓣接到手掌上,保住了手掌。然后从足部取两个趾头移植到手上,进行手指再造术,使患者恢复了部分功能。
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患者基本可以生活自理,在网上开了个蛋糕店,打理自己的小生意。每每看到这些,作为主刀医生的屈志刚颇为欣慰,他有一个深刻的感触是,医生的一台完美手术,也许会改变患者一生的命运。
如此重大事故、手掌缺损如此严重的的手术,别说放在十年前,就是今天,能够做出如此完美手术的在青岛也屈指可数。但是屈志刚主任做到了。假如患者没有找到屈志刚主任,或者屈志刚没有给患者实施如此精细化、人性化的手术,也许患者就可能失去左手了,生活都难自理,命运也许会改变。
去年9月,黄岛有一个小伙子双手被冲床压伤,左手残余半个手掌连着4个手指,右手仅存一个拇指。来到青大附院手足外科就诊。临床经验丰富又聪明智慧的屈志刚主任,取了患者左手的手掌和4个手指,移位再植到右手掌上,恢复了右手掌完整的功能,而不至于让患者双手残疾。这个复杂手术首先要重建骨支架,修复肌腱,调整张力,最后重建血液循环,历时8个小时,成为手外科手术的一台经典案例。屈志刚主任用两个近乎毁损的残手,通过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艺术般拼接出一个几近正常的再造手,使得患者重新获得一个全新的右手,令人叹为观止!
手足外科24小时接诊三分之二是急诊患者
手足外科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在所有患病群中,几乎近三分之二是急诊患者。过去的十几年,一般多是不规范的工厂事故导致的手足外伤。现在除了工厂的意外事故,急诊增加的患者多是交通事故造成的手足外伤。
屈志刚主任告诉记者,青大附院手足外科24小时接诊急诊患者,给所有手足急诊患者设有特别的24小时绿色通道。他本人全年24小时听班,有任何急诊手术需要他处理的,他立即赶往手术台手术。为此,他家虽在市南区,但是他一周才回一次家。
青大附院在黄岛院区设立的手足外科,填补了青岛西部的空白,患者多来自黄岛、胶州、日照、诸城等各地,给更多的患者带来了便利。
显微镜专业外科手术其技术已经国内领先
在许多年前,当发生意外事故时,一旦患者四肢骨头撞碎了,一般手术先是以保命为主,多选择截肢手术。随着显微镜技术的成熟,过去手外科截肢的手术现在可以在显微镜下手术,不用截肢了。这是医学的进步,也是青大附院在手足外科领域的一次突破。
青大附院的手足外科手术多数是在显微镜下完成的,也可以称作显微镜外科,起点在国内领先。这得益于学科带头人屈志刚主任,他在手外科临床钻研了22年,曾经一直是全军手外科中心的顶梁柱。
因为有了显微镜外科,过去临床很难治愈的骨头感染、慢性骨髓炎、骨外露、骨损伤、神经移植都可以通过显微镜技术治疗。同时,通过显微镜技术,可以治骨延长、骨搬移等过去所无法完成的手术。
屈志刚说,尽管有了先进的显微镜外科手术,但是有很多患者指头断了以后,不了解如何保存,医生也束手无力。
屈志刚曾接诊崂山一位小伙子,手指头意外割断了。患者以为嘴里最安全,把掉下来的手指头含在嘴里来到医院。结果手指头被腐蚀坏掉了,无法再接了。
门诊每天五六十人常规患者手术增多
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手足外科主任屈志刚每周一、三上午在黄岛院区坐门诊,平均每天接诊五六十人,其中有先天手足畸形、扁平足、足外翻、足跟痛等常规患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很多过去不想治疗的病患现在也来就诊了,而且临床也可以治愈。屈志刚主任介绍,对于手足先天畸形,一岁以后就可以实施手术。青大附院手足外科组建第一个月就实施了110台手术。
■名医档案
屈志刚,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手足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曾在全军手外科中心工作22年,开展断指再植、手指再造等各类手足外科手术近万例,在国内率先开展手指半环形临指皮瓣、骨间背桡侧皮瓣等手术,特别擅长于断指(肢)再植、手指再造,手足功能重建、四肢创伤修复、骨肿瘤及足踝疾病的诊疗,对手足外科、显微外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有较深的造诣,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及论著40余篇。曾任全军显微外科青年委员、青岛市显微外科学会委员、青岛市手外科协会委员。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张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