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医学要有人的温度
2016-03-02 20:51 / 深度报道 / 人浏览

最近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乳腺病诊疗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海波教授特别繁忙,当然过去也忙,但最近忙的是医院乳腺中心正在申请德国肿瘤专病标准认证。一旦认证通过,意味着青大附院乳腺肿瘤的诊断治疗将达到国际水准。这样雄心壮志的学科带头人,有着怎样的故事?

20年前,对医学充满挚爱的王海波,怀揣着做最好医生的梦想师从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年师生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导师裘法祖教授给予王海波职业生涯非常深远的影响——

王海波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是当地知名且口碑极好的心血管病专家,也是被人称道的非常朴实的业务院长。王海波童年最熟悉的镜头,就是父亲伏案工作至深夜的背影,和节假日父亲都要去医院值班。受父亲影响,王海波走上了从医的道路。

从自己穿上白大褂成为医生那天起,王海波就开始思索:“你想做什么样的医生? ”刚毕业时跟着带教老师做手术。老师说,你们至少在临床磨练十几年,才能体会什么是好的外科医生。当时,王海波年轻气盛,一心想做最好的医生,思忖这还用十几年!多年以后王海波终于领悟老师当初说的话,做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岂止十几年!自己距离最好的医生还有很长一段路。30岁,王海波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外科领域颇有影响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教授的博士生。裘法祖教授每年只带一个博士生,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作为一名医生,王海波从导师身上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医学的人文关怀。

和同龄医生相比,王海波是幸运的。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两个亲近的人给予重要影响: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导师。父亲在临床工作到70多岁,对患者有着最朴素的情感;而导师90多岁还潜心研究,在医学领域高屋建瓴。

王海波35岁成为青大附院普外科较为年轻的副主任,如今40多岁已成为较为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有着外科临床近30年的经历,做了近万例大大小小各种外科手术,诸多荣誉光环于一身。但是,他常勉励自己的一句话仍是,我距离导师要求的“会做、会讲、会写”的外科专家还相差很远。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医生

王海波曾和同事主编一部书,请他的导师裘法祖教授写序。书的手稿转回来之后,王海波非常汗颜,在十几万字的手稿上,裘法祖教授亲自用红笔把不准确的地方勾画出来。导师年近90岁,治学认真严谨的精神震撼了他。导师曾说,临床医生要有不断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王海波实践着导师的教诲。导师也很喜欢王海波身上的纯朴、真诚、好学、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在王海波心目中,完美医生应该是精湛的医术和职业情怀的结合。为了做一名优秀的医生,王海波广泛涉猎和医学相关的各种书籍,在读普外研究生专业时,就选修了医学心理学、社会伦理学等人文关怀的课程。

做女性美丽健康的守望者

2011年之前,王海波在青大附院普外科临床做各种外科手术,比如胃肠、乳腺、甲状腺等。医院乳腺肿瘤患者越来越多,王海波出任乳腺外科主任。从此,王海波告别了其他所有的外科手术,专攻乳腺肿瘤诊断治疗和手术。他虽然自己每年做乳腺肿瘤手术六七百例,但他的愿望不仅仅是对个体乳腺肿瘤进行更好的治疗,而是希望搭建一种模式,从乳腺肿瘤的预防、早期诊断、手术、整形美容,再到术后康复,建立一个体系,让更多患者受益。乳腺肿瘤发病率欧美最高,而当时国内治疗理念和欧美有一定的差距。他远赴欧洲一流的德国海德堡大学女子医院乳腺中心学习。在那里他深刻体会到了欧美先进的医学模式。学成归来,在医院的支持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126月创立了中德合作乳腺病诊疗中心,将德国医学模式引进青岛。过去乳腺肿瘤患者是分散的,乳腺外科只做手术。现在的模式是从预防、早期诊断治疗、手术、整形美容、内科治疗、术后康复,全程跟踪,多学科协作。截至目前,此模式在国内仍鲜见。

申请德国肿瘤专病标准认证

青大附院中德合作乳腺病诊疗中心已组建3年多,乳腺肿瘤患者获益良多。现在乳腺中心由于诊疗理念的先进及B超和钼靶的合理应用,早期诊断率达到20%,保乳手术达到30%,而国内平均保乳手术不到5%。乳腺肿瘤患者得到更加规范标准的全程跟踪。中心年门诊量七万余人次,年乳腺癌手术1500余例,在全国医院中手术量居前十位。中心按照欧洲标准模式运行,正在努力申请德国肿瘤专病标准认证。(转自青岛新闻网  记者张丽玲)

王海波: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乳腺病诊疗中心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乳腺专业培训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实验与转化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乳腺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乳腺、甲状腺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乳腺专业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临床诊断与治疗杂志》、临床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多年从事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基础研究工作。曾赴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女子医院工作学习,并多次赴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现致力于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乳腺疾病的微创治疗、各种乳腺外科手术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及整复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乳腺癌术后一期整复再造手术等),以及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康复等规范化、个体化综合治疗。先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基金等课题多项。获山东省科学进步奖、山东省科技创新成果奖多项。主编、参编、参译著作18部,参编卫生部78年制统编教材《外科学》、《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及教育部5年制统编教材《外科学》。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青大附院市南院区门诊。每周二下午,青大附院市南院区名医堂门诊。每周三上午,青大附院崂山院区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