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国际最高学术讲坛上的青大附院学者
2015-06-15 12:42 / 深度报道 / 人浏览

  代表胃癌治疗最高水准的学术饕餮盛宴—“第十一届世界胃癌大会”(International  Gastric Cancer Congress,IGCC)在巴西圣保罗WTC国际会议中心落下帷幕,本次会议云集了国际胃癌专业领域4000余名顶尖专家学者。内容涵盖“胃癌分子机制”、“胃癌分期演变”、“辅助放化疗”、“腹腔镜、机器人微创手术”等基础及临床最前沿领域。我院普通外科周岩冰团队应邀做了一次大会主题演讲、进行五次大会发言及二个壁报交流,并参加高端专家专题讨论,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手术视频展示,接受媒体专访等活动,学术水平独树一枝,成为本次大会最大亮点之一,其国际一流的学科管理水平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赢得了专家们的普遍赞誉,这充分展示了我院胃癌基础研究、多学科团队合作、质量控制、微创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综合实力,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为我国争得了荣誉。

  应世界胃癌学会主席Bruno教授的邀请,周岩冰教授做了题为“What has changed after ERAS protocol study in gastric cancer management”(加速康复理念对胃癌治疗产生何种影响)主题演讲,这是本次大会中国地区唯一一位在WTC Events Center主会场做演讲的嘉宾,内容涉及胃癌治疗领域热点问题,他以我院5000例胃癌治疗详悉的大数据及完整的临床资料,全方位展示了胃癌综合治疗、加速康复理念应用、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结局及预后分析等重要内容,其中胃癌手术死亡率为0.5%,并发症发生率10%,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五年生存率接近60%的骄人水平的取得与跨学科协同作战、掌握国际最新治疗理念、实践中逐渐形成青大附院特色等密不可分。我们的经验形成和取得必定对国际胃癌基础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对胃癌综合治疗做出积极贡献。他和大会执行主席Naoki Hiki、Yagi和Charruf教授等专家就胃癌治疗的难点及热点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回答了与会专家提出的问题,他图文并茂,风趣、高超的演讲技巧,流畅的英文表达水平赢得了大家的高度赞誉。

  继上一届意大利维罗纳世界胃癌大会获得优秀论文演讲奖,这次大会普外科中青年医师也崭露头角,王东升、曹守根博士也分别在大会上做了二个专题发言,其内容涉及胃癌加速康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胃癌手术临床结局分析、胃癌手术并发症风险模型建立等(Effects of Preoperative Oral Carbohydrate On Postoperative Insulin Resistance In Radical Gastrectomy Patients胃癌根治患者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Clinical efficacy of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in the radic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a prospective study根治性胃癌术后快速康复外科的临床效应:一项回顾性研究;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ostoperative and risk model establishment of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a single center cohort report胃癌术后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风险模型的建立:一项单中心队列研究; Comparison of clinical outcome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by transthoracic and transabdominal hiatal approaches: A single chinese teaching hospital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食管胃结合部癌经腹与经胸途径手术结局及预后比较分析)。其中由我院主导的山东省胃肠外科协作组(GISSG)所完成的山东省多中心胃肠间质瘤回顾性队列研究(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patient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in Shandong province,GISSG1201研究),以当前世界最大数据资料(5000余例),系统分析了中国人胃肠间质瘤流行病学、手术、药物治疗以及手术后复发风险等热点问题,这项研究成果以改以往沿用欧美治疗标准及指南的历史,完善了国际间质瘤治疗的标准,引起了国际学术届的强烈反响。在“腹腔镜手术展示”会场,大会演播了周岩冰手术团队的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手术等视频,其精细的解剖、规范的手术操作受到现场嘉宾的高度评价。

  会议期间周岩冰教授接受了多家国内外媒体采访,他详细介绍了我院近年来学科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国际化标准的引入对医院各方面工作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周岩冰教授充分把握国际最新进展,并结合中国国情,以我院近年来所取得的临床证据,强调了胃癌综合治疗,尤其是加速康复理念等对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所带来的益处。在2017年世界胃癌大会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院长主持的四位高端专家访谈栏目中他的话题是胃癌的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他谈到,中国胃癌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在最近十年的发展日新月异,“发展速度超过了预期”,也使得这次全世界的参会专家都换了一种角度看中国。而且值得骄傲的是,中国的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发展并未完全照搬欧美的传统观点,而更多地是做到了结合中国特点。腹腔镜技术在胃癌领域的应用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通过腹腔镜进行免于开腹的诊断,这方面我国在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并且如RESOLVE研究所示,我国学者把腔镜在内的多种影像技术结合,这必定能在将来给大家提供很好的证据。第二,针对胃癌本身进行治疗。日前在ASCO会议上公布的极具中国特色的CLASS-01试验的短期疗效数据显示腔镜手术和普通开放手术相比无显著差异,期待未来在总预后、总生存等方面的分析也能得到很好的结果。第三,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同质性。参加本次世界胃癌大会的专家大多数来自代表中国最先进水平的大型医疗中心,未来的发展重点将是中小型医院,因为大量胃肠道肿瘤患者将在这类医院中完成治疗。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同质性,不仅使患者能够在大中心接受和欧美、日韩一样的一流治疗,并且通过教育,使得基层的医生得到非常好的培训,使他们也能够开展此类手术,并且使更多患者受益”。

在2013年意大利维罗纳第十世界胃癌大会上,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过关斩将,力战群雄,通过国际胃癌学会专家委员会集体表决投票,最终以压倒多数的优势我国获得2017年第十二届世界胃癌大会主办权,此次会议最令世人瞩目的是世界胃癌学会旗帜交接仪式,周岩冰教授也有幸和部分专家代表我国参与并分享这一具有里程碑的时刻!

花絮一:周岩冰教授访谈录

本次会议上,我院周岩冰教授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就加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治疗方面接受了《肿瘤瞭望》杂志的专访。

Q:《肿瘤瞭望》杂志记者A:周岩冰教授

Q:周岩冰教授您好,首先感谢您与会及精彩演讲,众所周知,您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A:加速康复外科是由丹麦一位教授最早提出的一门多学科参与合作的理念,包括患者教育与参与、优化围手术期营养状态、标准化围手术期麻醉方案、早期活动及进食等。加速康复外科应用可以减少手术带来的应激和打击,减少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Q: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目前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国内加速康复外科应用的倡导者,请您简单介绍在您中心的应用情况?

A:我们中心从2000年起便开始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临床工作,我们做了许多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及基础研究,并发表了国内第一篇关于加速康复外科高质量SCI文章,次文被引用到60多次,包括本次大会有数位欧美学者的报告中引用了我们的文章及结果。在我们中心,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应用于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各个阶段治疗和康复。术前第一天,多学科(MDT)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强化患者教育;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2小时;不需肠道准备和备皮;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或硬膜外复合全麻的麻醉方式;胃管尽早拔除;术中严格限制输液量;鼓励患者术后病床上活动。术后第一天继续硬膜外镇痛,选取非甾体镇痛剂,避免鸦片类药物;尽早进食;尽早拔除尿管;尽早下床活动;术后第2~4天,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预防血栓;下床活动时间不断增加;术后5~7天评价患者是否有出院指标。我们单中心的随机临床研究表明,加速康复外科加快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减轻手术应激,加速患者康复的过程。

Q:您刚才一直强调要减少手术应激,请问手术应激会对手术患者有什么危害?

A:外科手术应激会对全身各器官脏器带来损伤,引起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症,血糖的升高会带来一系列后果。在我们中心,我们应用加强的胰岛素疗法以降低胃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能够减轻胰岛素抵抗及静息状态能量消耗,提高物质代谢率,促进胰岛素释放并保护线粒体功能。本次会议我们的数篇报告也分享了我们的经验。

Q:加速康复外科对患者术后恢复的确有很多的帮助,那么请问,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有什么不足或者是有什么地方需要注重?

A:尽管研究显示加速康复外科能够加速胃癌患者的恢复,但目前仍缺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心。加速康复外科应用需要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和医院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严格掌握患者的入组条件,切忌为了加速康复而无原则的康复。

花絮二:王东升博士随笔

  8000多公里,24小时的连续飞行,穿越广袤的亚欧大陆,鸟瞰贫瘠的撒哈拉沙漠,圣保罗Viracopos国际机场下机的一刻,我深吸一口桑巴王国新鲜的空气:第十一届国际胃癌大会,我来了。

  相比于潮湿温润的青岛,深处亚热带季风带的巴西虽正值初冬,气候却干燥怡人。从圣保利机场驱车到WTC国际会议中心的一路管窥了这个城市的风情,简单随意而充满活力,令人心旷神怡,旅途劳顿随之烟消云散。

  大会的开幕式及欢迎派对上,风情浓厚的桑巴舞狂欢以及激情四射的足球元素表演让我切身感受了南美人民的热情。4~6日是会议正式举行的时间,作为胃癌专业领域最权威,最高大上的国际舞台,整个会议组织简约、有序,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欧洲等68个国家的4000余名胃癌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云集圣保罗。主会场WTC Events Center会议中心为会议特邀专家专题报告的场所,另设6个分会场同步进行大会发言,整个会议内容翔实,形式多样,令我眼花缭乱,获益匪浅。科主任周岩冰教授作为国内唯一应邀于主会场做主旨演讲的专家,就加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热点问题与日本、韩国、欧美、巴西等国家的专家学者进行探讨,受到极大的关注及肯定。我也有幸就胰岛素抵抗、强化治疗问题作了2场oral报告,这是我第一次国际舞台上的报告,紧张又兴奋。

  与会期间,我很荣幸的与多名国内外专家近距离交流,聆听国际顶尖教授的传道授业,感受学术大家的人格魅力,学习国际胃癌研究的最新发展。这次经历使我开拓眼界,虽然是胃癌专业领域最顶尖的学术会议,关注最多的还是临床问题,分子、基因之类的阳春白雪并不是讨论的重心,临床出发的高分SCI文章不胜枚数,这也坚定我继续从临床出发而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研究决心。

  本次会议感受最深的是周岩冰教授的风采。师从周教授10余年,老师厚积薄发,不断钻研努力的精神正是青大附院人最真实的写照。在国际舞台上面对本专业最顶尖的专家教授,周教授凭借数十年对本专业理念的积累和研究侃侃而谈,实在是潇洒至极。衷心希望自己以周教授为人生榜样及奋斗目标,继承老青医的光荣传统,为振兴青大附院事业尽菲薄之力。

花絮三:曹守根博士随笔

  11thIGCC参会随笔-------中国未来可期,青大附院明天更精彩

  六月的巴西,热情奔放而又不失友好;圣保罗,南半球最大的城市,迎来了第11届国际胃癌大会(IGCC)的胜利召开。IGCC是国际胃癌领域最顶级的学术盛会,云集了胃癌专业全球顶尖的专家学者4000余人,旨在展示和交流胃癌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重大临床研究成果,已成为引领胃癌研究进展的风向标。

  本次会议,周岩冰教授领导的普外团队共有1个主会场演讲、5个口头交流、2个壁报展示。会议组织简约且高效,设置为主会场、分会场、壁报展区。主会场是会议的重头戏,涵盖了当今胃癌领域争议的热点难点,就胃癌分期、食管胃结合部癌分型和治疗、淋巴结清扫、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MDT综合治疗、胃癌加速康复外科(ERAS)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为今后胃癌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指明方向。周岩冰教授作为国内唯一在主会场演讲的专家,就胃癌ERAS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同时分享了青医附院经验,演讲20分钟,讨论20分钟,受到国际同仁的广泛关注。作为团队年轻一员,我倍感自豪,深受鼓舞。

  作为年轻医生,能够参加如此高水平的国际盛会我倍感荣幸,感谢青大附院对我多年来的培养,使得我能够站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分析我们的经验,除聆听大师高屋建瓴的报告,有幸就“食管胃结合部癌外科治疗”和“胃癌并发症模型的建立”做了专题发言,并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在场专家对我院在胃肠外科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表达了合作意向。

  2017年12thIGCC将首次移师中国,期盼我院普外团队通过长久努力厚积而薄发,在胃癌领域,中国未来可期,青大附院明天更精彩。(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