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秋:热爱 专注 甘做光明使者
-0001-11-30 08:05 / 深度报道 / 人浏览

8月17日,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眼科赵桂秋主任,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事后,记者联系赵桂秋时,她正奔波于全国多地进行眼科工作视察,坐诊、手术、授课、开会、公益……马不停蹄地奔走其间已成为她生活的常态。对于获得这一殊荣,她感恩医院与师长的培养、感激同事的帮助。于她而言,只是选择了热爱的事业,然后几十年心无旁骛地钻研到底!

年手术量超1200台 挑战不断永不懈怠

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作为青岛市最大的省属综合性医院、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全院每日接诊病人逾万例,而眼科又是国家重点学科,慕名而来的病人逐年递增。

作为主任医师,赵桂秋的年手术量已增致1200-1300台,正因如此,在结束了全国检察工作后,她又立刻投入到了繁忙的日常工作中。记者见到她时,已经是初次联系的一周后,她刚开完会,之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会,在紧锣密鼓的工作安排中,挤出时间接受了此次采访。

对于一名工作了三十多年的一线医疗工作者,见过各种疑难杂症、完成了各种高难度手术,是否会对常见的病例产生倦怠,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赵桂秋解释说,作为三甲医院的重点科室,青医眼科接诊的病人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复杂性眼病,以白内障为例,并不是单纯的老年性白内障,而是伴发于严重色素膜炎、青光眼等并发性白内障,属于高危手术;另一类是由全身病引发的眼病,如严重糖尿病、恶性高血压、肾透析、甲状腺异常等引起的,在专科医院没法解决,而综合性医院则拥有与其它科室合作治疗的优势和经验;还有一类是在下级医院诊疗效果不理想或手术失败转诊的病人。

“到青医求诊的基本都是手术难度较大的病人,特别是找到我这里的更是如此。”据赵桂秋讲,“同一病症,不同病人的治疗方案不尽相同,医生应该冷静分析每个病人的病情,为病人量身定制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切忌生搬硬套,因此每一个病人都是新的挑战。”能治愈的病症还要研发新药物、尝试新技术,不断探索如何有效地缩短疗程,对于赵桂秋而言,这条路是没有止境的。

“说实话,手术本身都有风险,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成功和失败都是有一定比率的,对于医生而言这些结果是常见的,但对于病人而言失败则可能意味着一生的痛苦。正因如此,医生无论面对怎样的病情都不能懈怠。”赵桂秋如是说。

战无不胜的医生是不存在的,所谓“神医妙手”只是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尽力为病人规避风险,努力减少手术并发症而已。时至今日,始终切身体会病人的痛苦,为病人重见光明而喜悦,夙夜匪懈地为病人服务,这是赵桂秋的“医者父母心”。

   “以教为荣” 百年老院优良传统的传承者

除了主任医师的身份,赵桂秋还是博士生导师,青岛大学医学部眼科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眼科研究所所长,担负着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的重任,还参与了临床医学专业眼科学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编写。作为大学附属医院,不能只做临床,指导学生也是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乐于带教、以教为荣”赵桂秋脱口而出的是青大附医代代相传的带教理念,她的语气中满是对青大附医优良传统的自豪,“老一辈就是这么做的,因为他们的谆谆教导才成就了今天的我,所以这样的风气我们这代也要坚持传承下去。”回首自己的学生时代,因为憧憬老师优雅、高尚的光明使者形象,她最终选择了眼科并奋斗至今,而今天她也像自己的老师一样,被学生所景仰,成为了学生奋斗的目标。

作为一线医疗工作者,她每周一和周四坐诊,每周还有两天是手术日,她说这个时间是固定的、必须要坚持的,除此之外的时间则用于科研、授课和指导学生。目前每学期还要去学校给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上两门课,一门绪论,一门她的专业课。“绪论难讲且非常重要,是入门的引路人,要让学生对眼科感兴趣、对眼科医生充满向往。”赵桂秋认为绪论课极为重要,“授课精彩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加入到眼科的团队中,优秀的团队塑造了高平台,而平台高又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只有这样眼科才能不断进步。”赵桂秋对教育工作有着深刻的见解,坚持贯彻这一理念为她的团队带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临床与教学要兼顾,时间不够怎么办?“下午5点别人准备下班了,我就用下班后的时间给学生讲PPT;平时做完手术别人可能去休息了,我就得抓紧时间解答学生问题、总结手术经验;我们每周还有固定的科研研讨会时间。”赵桂秋就是这样,一边工作一边插空指导学生,特别是自己带的研究生,她认为必须要让学生边实践边学习,尽其所能带学生积累更多经验,这是即使累也必须坚持做下去的事。

“我喜欢孩子,跟他们在一起感觉自己也变得年轻了。”赵桂秋把学生亲切地称为自己的孩子,享受与学生共处的时光。她培养的学生获省优秀博士、硕士毕业论文及省博士生优秀创新成果奖,对学生所获奖项如数家珍的她,发自内心地为自己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热爱与专注 成功的不二法门

正因为优秀的学生成就了优秀的团队,赵桂秋所带领的团队在科研领域也成绩斐然。团队所做的相关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高校博士点基金国家级课题资助9项,其它省部级和厅市级课题12项、鉴定成果9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省市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8项,发表SCI论文66篇。获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

对于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赵桂秋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无非“热爱”与“专注”两点。因为憧憬老师、对眼科医生工作极其认可,赵桂秋踏入了这一专业,并三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这份赤诚的爱;同时,对她而言,做了决定就是一辈子的事情,自己选择的方向、制定的目标,就要一心一意坚持到底。

其所主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因为潮湿的气候是青岛地区的高发眼病,同时该病症危害青壮年,这一群体是社会主要劳动力,因此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保留视力,就是对社会做贡献。本着“凡事从一而终”的原则,赵桂秋带领团队专注这一病症,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多个方面做了一系列研究,申请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而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获得了泰山学者岗位。赵桂秋认为这些成绩都是专注与坚持的结果,对于这一科研方向,她将继续钻研下去,“真菌性角膜溃疡这种疑难病,平均病程50天左右,严重的甚至角膜穿孔进而失明。希望在科研推动下,找出安全、有效、低毒的抗真菌药,从而有效地缩短疗程。”

而在另一领先领域——白内障方面,凭着这份热爱与专注,手术水平不断提高,在特殊人工晶体使用方面实现了突破,通过高端人工晶体的植入,不仅可解决病人白内障的问题,同时解决老花眼、近视、远视和散光,让病人无论是看书写字、玩电脑还是打高尔夫都能清晰应对,给病人提供完美的全程视觉。

“医生是对专业度要求非常高的职业,经验积累很重要,选定了哪个方向,就要坚持下去。不要因为工作上的小摩擦或是遇到困境就退缩,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心无旁骛地坚持自己的选择。”这是赵桂秋自身经验的总结,也是她对后辈们的寄语。

热心公益 义诊讲座渗透基层

除了临床和科研教学,赵桂秋还身先士卒地投身于眼科相关的公益活动。“‘防盲治盲’是眼科工作的重要方向,最早是从防沙眼开始的,随着沙眼的基本根治,现在近视成为了我国眼病的重要问题,因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越来越多,近年来出现的‘视频终端综合征’导致近视眼发病率越来越高。”作为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眼科学会分会主任委员,她充分利用学术职务,在“爱眼日”等活动中,积极组织各大医院眼科精英深入基层义诊,定期组织医生到学校、社区、老年公寓等地普及相关知识。

在问到有哪些简单有效的护眼措施时,赵桂秋告诉记者,闭目养神、眼保健操等只是让眼睛短暂的休息,让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才是最有效的护眼行为。必须走出室内,才能看得远,眼睛得到放松和休息,这是最自然有效的方法。她希望大家能放下手机等电子产品,多到户外走走,远离“视频终端综合征”。爱眼护眼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