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教授简介:
赵刚,1964年生,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中医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肛肠病医师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盆底失协调症、肛提肌综合征、盆底紧张性肌痛、便秘、溃疡性结肠炎、混合痔、肛裂、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等肛肠功能及器质性疾病。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肛肠病多种术式进行了改良并有所突破,形成了对肛肠疾病独具特色的诊疗技术。目前,在研课题6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4篇,主编、参编医学专著8部,获国家专利3项。
在临床上,肛肠类疾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他行医20多年来,一直没离开对肛肠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尤其是近年来,经他中西医结合诊治的多种不同的肛肠类疾病,让患者乃至同行都竖起了大拇指,他就是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赵刚教授。
耕耘杏林 硕果累累
2005年,赵刚作为人才引进来到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入院后,他认为自己的医疗平台更高了,在业务上可提升的空间也更大了,他将新的希望和梦想作为了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
在常人的眼里,肛肠专业是脏和累的代名词,可在赵刚的眼里,医学专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把这个专业做精、做尖、做强、做大,不仅能做出非凡的成绩,也会成为受人尊重的大医,医者的价值就在于病人的需要,替他们解除病痛,为他们带来欢乐。
在开展肛肠病诊治的过程中,他继承了中医的传统优势,并秉承中西医合璧的宗旨,不断的探索研究,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精益求精,逐步使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成为他和所在科室的特色,赵刚教授的门诊亦被授予了“全国肛肠名医先进工作室”的光荣称号。在他的带领下,研制出的“肛肠Ⅰ号洗剂”、“肛肠Ⅱ号洗剂”、“肛肠Ⅲ号洗剂”分别用于混合痔、肛裂、肛肠病术后的治疗,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其中“肛肠Ⅰ号洗剂治疗混合痔”荣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赵刚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的“一指定病”直肠指诊技巧,为许多直肠有形病变患者特别是直肠癌患者减少了误诊和漏诊,争得了手术机会。近年来,他承担了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并成功组织举办了多次全国性肛肠学术会议,并获得了“三腔双囊压迫止血管”等3项国家专利。
作为科室的学科带头人,赵刚教授的手术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在省内首屈一指,他高超的医术和优良的医德及在工作上出色的表现,不仅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们的认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病患的信任。他先后荣获“全国肛肠学科名专家”、“山东省杰出肛肠病专家”、“山东肛肠病知名专家”、“青岛市中西医结合优秀人才”、“青岛市卫生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其所在的科室先后获得了“全国肛肠疾病手术观摩交流中心”、“全国痔病关爱中心”、“山东省肛肠专业先进集体”、“青岛市卫生行业特色专科”、“全国肛肠科继续教育学院”、“山东省重点专科”等荣誉。
执着追求 造福百姓
多年来,为使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赵刚教授遵守着自己制定的行医理念: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刻苦研究业务知识。他的不懈努力,让他迅速成长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在国内肛肠界享有较高声誉的知名专家。他擅长中西医结合及手术治疗各种肛肠疾病,尤其是对溃疡性结肠炎、便秘、盆底失协调、肛提肌综合征、盆底紧张性肌痛等肛肠疑难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多年工作中,对肛肠病多种术式不断进行改良,肛垫保留分段断桥缝合术解决了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诸多并发证及难题,内口切除对口开窗引流术成为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和肛瘘的理想术式,已被国内同行广泛采用,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让患者受到尽可能少或小的创伤,赵刚教授也一直遵循着将有创手术走向微创甚至无创的一个过程,以“微创保肛,最安全,最适合”为治疗原则,开展了各种大肠肛门病的微创手术,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选择性吻合器痔切闭术(TST)、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注射术等,在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的同时也填补了青岛市乃至山东省的空白,开拓了肛肠的微创时代。同时,他还开展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内口切除对口开窗引流术、肛垫保留分段断桥缝合术、直肠脱垂注射术、先天性肛门闭锁成形术、骶尾部畸胎瘤切除、直肠狭窄修补成形术、直肠前突经阴道修补等手术。对常见肛门直肠疾病,手术力求精细,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对炎症性肠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及干细胞移植疗法,具有疗效好、疗程短的优点;对难治性便秘,根据病因施治,或手术、或服药、或采取生物反馈治疗;对盆底失协调、肛提肌综合征、盆底紧张性肌痛等采取骶神经电刺激疗法,既无口服药物的毒副作用,又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这些独特的治疗方法,深受广大患者欢迎,也大大减轻了患者手术的痛苦,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患者慕名而来,满意而归。
近年来,慕名找赵刚教授就医的患者络绎不绝,这其中许多都是在外院经多次手术而未达到理想效果的。同一个部位,不断的手术,患者在承受经济负担的同时,身心也倍受折磨,这其中的痛苦也是一般人所无法想像的。
诸城的九岁男孩小天,看上去也只有六七岁那么高。因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无肛管,直肠脱垂,曾在当地医院作过两次手术,但症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一直大便失禁,不能自控。病痛的折磨让小天不爱说话,也不愿意出门和别的小朋友玩耍,个性显得有些孤僻。为了给孩子治好病,小天的父母省吃简用,多方打听,带着孩子慕名找到了赵刚教授。两次的手术造成了小天肛门的瘢痕严重、无收缩,为了帮助孩子尽快摆脱病痛的折磨,他第一时间安排孩子住了院,对小天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分析,制定了相对完美的手术方案。手术中,他凭借着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巧,成功的为孩子作了目前在国内也仅有几家医院可以开展的肛门成形术,并对患儿的肛门功能进行了修复。术后,孩子大便失禁的现象彻底消失,饱受疾病困挠的一家人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即墨市60多岁的王大妈,十几年来,一直被肛门下坠不适、每天随时随处都有的排便感折磨着,让其异常的痛苦,不敢活动,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老人相继到过北京、深圳和济南等地的大医院求过医,并行混合痔和直肠粘膜内脱垂二次手术,但症状一直未见好转,而且病情逐渐加重。老人和家人抱着最后的一点希望,找到了赵刚教授。赵刚教授根据老人的临床症状和查体的情况,建议老人进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及盆底肌电图的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他结合老人的临床症状,判定老人患有盆底神经综合症,即一种功能性的盆底疾病,在判定准确了病症后,下一步就是合理的治疗了。他随即为老人开了不到100元的药,一周的时间,老人身体上的各种不适症状明显好转,又进行了两个月的连续治疗,老人完全康复了。十几年来,老人的病情让自己和家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光金钱就花了八、九万,但在赵刚教授的手中,不到1000元的检查和合理的药物治疗,就彻底解决了困扰患者十几年的病痛,患者和家属连说太神奇了!
率先垂范 受人尊重
作为学科的带头人,赵刚教授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业务上精益求精,工作中身体力行,心里想的永远是病人。
今年4月,科室收治了一位30多岁在黄岛打工的男性患者,患者是因小腹垂胀不适,肛门不断有渗液流出而入院的。之前,也曾在当地相关医院作过两次手术,感觉病症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为彻底解决患者的病痛困扰,赵刚教授接诊后决定再为他进行一次手术。但在手术前的例行检查中,患者却被发现患有艾滋病。当时,有人劝他放弃对这个病患的治疗,但赵教授不为所动,坚持把手术做了,解除了患者的病痛。当时,当患者得知自己患有艾滋病时一度非常绝望,赵刚教授一有时间便来到患者的床前,说病情,拉家长,从患者的病情到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诊治及后续的治疗,一点一滴,耐心的讲给患者,不断的鼓励,让患者逐渐有了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为了让患者在艾滋病的诊治中不再走弯路,并得到准确及时的救治,他又为患者推荐前往相关机构作进一步的治疗。出院临走时,患者希望可以跪下为赵刚教授磕一头,以表达自己无尽的谢意,却被赵刚教授拉了起来。
针对肛门病术后疼痛较重的情况,赵刚教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将一些镇痛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应用在诊疗上,并针对科室患者的特点,在每张病床床头的上方,都悬挂了一个患者自我评定疼痛的标准(卡尺),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将疼痛卡尺调整到准确位置,使医护人员对患者疼痛的情况一目了然,方便及时合理的调整用药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镇痛方法在全国十家大型医院肛肠科进行了疗效评定,并得以在全国肛肠学科推广应用。
多年的行医,让赵刚始终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他希望患者在他这里,不但可以摆脱病痛的困挠,而且可以在精神上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走进他所在的科室病房,来到护士站,首先会看到摆在最显眼处的一台IPAD,在那里,患者和家属只需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就可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科室介绍、专家介绍、相关疾病介绍以及术后预防相关健康知识、科室活动等最新动态。患者在这里不仅能得到细致周到的治疗,而且身心愉悦,有助于更好更快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