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淑真,知名妇科专家,我院妇科名誉主任。40年来,她任劳任怨,把最美的韶华奉献在青大附院这片热土上。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请您跟随本刊记者的笔触,了解这位模范共产党员于无声处默默做出的卓著贡献,感受她对工作对患者的无言大爱。
60岁的住院医师
2011年,戴淑真60岁,这本是可以退休享清福的花甲之年,由于带了博士研究生而延迟退休。这位享誉胶东半岛的资深教授,百姓心中的大专家,却仍然象住院医生一样整天在医院临床忙碌,因此被称作“60岁的住院医师”。这绰号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2011年7月,黄岛院区开业,时任妇科主任的戴淑真被派往黄岛院区筹建妇科。黄岛院区以羽翼未丰的年轻医师居多,但当地居民对妇科的需求量很大,他们等不及年轻医护人员慢慢成长,一开业便蜂涌而至。于是,戴淑真作为唯一的“老将”顶班坐镇,带领着一群“小将”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征程。
戴淑真深知,好的开始对科室在黄岛的立足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她拼尽全力,决不让科室在起跑线上出现任何纰漏。家住青岛大学附近的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海底隧道和海湾大桥尚未通车的情况下,每天坐轮渡过海,早早来到科室,在8点前完成查房,安排好科室一天的日常工作后再出门诊、做手术,晚上10点以后下手术台是常有的事。遇上急诊的时候,她经常在半夜三更时分被叫醒,再从家开车赶往黄岛为病人诊治。日复一日,她一直泡在病房里,哪怕在受伤生病的时候也从未间断,直到一年后科室走上正轨。“60岁的住院医师”的绰号,正由此而来。
如此拼劲十足的戴淑真一直是大家的主心骨,有她在,年轻医师便像吃了定心丸,工作起来生龙活虎,没有半点后顾之忧。在年轻医师看来,戴淑真既是传道授业的师长,又如母亲般体贴。为了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起来,个个都能独挡一面,戴淑真手把手地教,一个一个地带。从核心制度的落实,到理论知识的巩固,再到操作技能的提高……她事无巨细,像呵护一个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悉心栽培每一个人。她自己全心扑在科室,却很体谅年轻人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状况。当同事家中有事要请假时,她便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他们顶班。
既敢想敢拼,又充满人性关怀,正是百年来青医人的一贯传统。黄岛院区孙运波副院长走访妇科时多次由衷地感叹:“每次走到这里,我都会被深深地感动,因为老‘青医精神’在这里得到完美体现!”青岛大学副校长谢俊霞也曾感慨:“这里是原汁原味传承青医优良传统的一方净土!”
善良始自最质朴的本心
为了客观、真实反映一位模范共产党员的风貌,记者采访了戴淑真身边多位同事,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感动”。戴淑真用一颗质朴善良、摒弃私欲的本心,感动了周围所有人。
身为科室的管理者,不严,难成方圆;不仁,难服人心。然而,严与仁之间的尺度,并不好驾驭。多年前,戴淑真在管理的过程中遇到过误解,遇到过挑刺,也遇到过对抗。但这些不快都如过眼云烟,转眼便消散了。因为在戴淑真的胸中,有着海一样豁达的心。她时时处处从每一个人的角度着想,从科室发展、医院利益出发,胸怀大局的同时兼顾每一个人的利益,遇到原则问题时也从不妥协退让。她只记得每个人的好,永远不会因为任何的小龋龉而心生芥蒂,始终保持着与人为善的初心。她相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她一心为公的赤诚之心迟早会被大家了解。
戴淑真用她的厚德托起了整个妇科,也为青年医师撑起成长成才的天空。她一向强调,只有青年医师独当一面,妇科的发展才有展望前景。2009年到2010年间,戴淑真曾派遣妇科年轻医师先后到国内外先进医院学习最新诊疗技术。她自己本来也有去美国交流的机会,甚至签证都已办妥,却因妇科人手紧张而放弃了行程,与王言奎教授一同坚守岗位,做年轻医师的坚实后盾。
在戴淑真日复一日的努力下,妇科的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和成长,科室整体水平也稳步提高。同事们逐渐体察到了戴淑真的良苦用心,从心底感激戴主任的好。这种好,有化解矛盾于无形的魔力,使科室形成了团结、包容的科室气氛,使踏实做事、齐心谋发展成了科室的主旋律。
戴淑真的善良,不仅仅体现在对同事的关爱上。对患者,她同样怀着无言的大爱之心。
10年前,一位刚过30岁绒癌患者找到戴淑真。之前,这位患者在其他医院治疗时已产生了耐药,情况非常糟糕。戴淑真接手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癌细胞先是转移到胸部,戴淑真联系胸外科罗宜人教授为其实施手术;不久,癌细胞又转移到脑部,戴淑真又请神经外科的孟庆海教授实施手术。患者对未来绝望了,戴淑真却没有放弃,她加紧研读国内外最新资料,寻找最佳治疗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达8年的与癌症抗争之后,患者奇迹般地康复了,并且还生下一个健康的儿子!如今,患者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后来还特意去看望戴主任。他们由衷地感慨:戴主任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没有戴主任,就没有他们一家三口的新生!
前不久,一位智障患者入住黄岛院区妇科。这位患者的家庭状况较差,患者的化疗费虽然不高,但也负担不起。戴淑真悄悄把管床医生叫来,托她把足够下一疗程化疗的费用转交给患者家属,使其能继续治疗。在戴淑真眼里,生命是平等的,无论贵贱贫富。后来,科室其他人知道了这事,大家一起捐款,解决了患者余下4个疗程的化疗费用。
多年来,戴淑真默默无闻地帮助过不计其数的患者。戴淑真自己说,她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而对整个社会而言,这却是闪烁着美德,值得被弘扬和学习的暖人事迹。
在榜样的感召下阔步前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戴淑真用她的实际行动,为科里的年轻同事做了最好的言传身教。
几十年来,她认真钻研医术,针对患者具体病情采用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戴淑真就率先开展DSA指导下经皮肤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治疗术。针对疑难杂症,她总是能够创造性地开辟新的诊疗路径,曾结合中医疗法研制出“三术克异汤”。
2010年戴淑真到黄岛院区筹建妇产科,腹腔镜专业成了“缺项”。戴淑真买来成堆的关于腹腔镜方面的书,整晚整晚看手术视频碟片。反复钻研后,她带领黄岛院区妇科开展腹腔镜手术,并派遣姚勤、王蕾、马德花和王畅等医师外出进修学习。这些年轻大夫进步很快,又分别到上海、北京等地参加腹腔镜手术演示,大大提高了我院腹腔镜诊疗水平和影响力。
戴淑真从来不满足于自己一个人的进步。为年轻医师引航、带领妇科建造更高的实力平台,是她更高的追求。1999年以来戴淑真担任妇科主任的15年里,我院妇科床位由30张上升为120多张(现为174张),各项工作在稳步前进中大幅度提升,妇科实力水平由“省队”走向了“国家队”。在戴淑真的带领下,妇科2009年成功获批妇产科临床型博士点,并于2011年成功获批一级学科科学学位博士点。科室2012年和2013年成功获批青岛市宫颈疾病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妇产科疾病生殖功能保护重点实验室。目前,我院妇科完成卫生部规定的三、四级手术所占比例已达80%以上,与中科院与深圳华大基因积极开展合作,并在门诊开展与国际同步的“宫颈疾病一站式服务”,已成为山东半岛妇科肿瘤及疑难杂症的领军科室,是全国妇科诊疗的地标之一。
虽然已进入花甲之年,戴淑真仍一心扑在工作上。“科室里有什么好事,我们都会打电话告诉戴主任,她听了一准儿高兴!”中心院区妇科副主任赵淑萍说,“戴主任60多岁,还能为事业殚精竭虑,我们有什么理由懈怠呢?”赵淑萍道出的不仅是她一个人的心声,黄岛院区妇科副主任姚勤说:“戴主任这么勤奋,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正能量!”
面对记者的采访,戴淑真爽朗地笑着说:“这个采访让我觉得非常突然。这些年,我的精力都放在治病救人、科室发展和科研教学上,并未察觉自己走了多远。能走到今天,全是习惯使然。”
是啊,爱与奉献早就成为戴淑真的一种习惯,且在不知不觉之间,成就了一个模范共产党员的高度。我们不仅需要仰望这个高度,更需要籍着戴淑真的指引,向着这个高度阔步前行。